创建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是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示范企业的成功经验,带动整个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升级。该体系强调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的主体地位,认为企业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受益者。以下是创建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的关键知识点:
1. **信息化示范企业建设**: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如机械制造、化工和生物医药等行业,进行三维CAD、CAPP、CAM、ERP等先进技术的示范应用。通过示范项目,优化企业设计、生产、控制流程,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2. **企业管理与流程改革**:信息化建设应与管理改革和业务流程再造相结合。以ERP为代表的管理系统,不仅是技术工具,更包含先进的管理思想。企业需调整原有管理模式,确保信息化技术能有效融入企业运营。
3. **“一把手”工程**:企业信息化必须由最高决策层亲自推动,因为它涉及企业权力结构和利益分配的变革,是企业从传统管理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型的过程。领导层的坚定支持是信息化成功的关键。
4. **务实与长远兼顾**:企业信息化不应单纯追求技术先进性,而应根据自身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软硬件,避免盲目攀比。既要考虑长远发展,也要立足当前实际,坚持先进实用原则。
5. **区域网络化创造工程**: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区域网络化创造工程,建立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支持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共享资源,发挥区域产业集群优势。
6. **行业与区域层次实施**:针对不同行业和地区的特性和需求,分层次推进信息化工程。在中小企业中推广单元技术,而在信息化基础较好的企业中则推广集成技术。
7. **示范企业选择**:选取具有代表性、管理规范、有一定信息化基础的企业进行推广应用,例如机床有限公司、宜化集团、安琪集团等,通过示范效应推动全行业的信息化进程。
8. **技术应用领域**:在机械制造行业,重点应用三维CAD等技术;在化工行业,运用CAD、DCS、ERP等提升生产控制自动化;在生物医药行业,采用CAD、CAM、ERP优化生产管理。
9. **电子商务与网络办公**: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全面推广网络办公,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以上知识点,可以看出创建制造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体系是系统性、全方位的工作,需要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改革的协同推进,以期在宜昌乃至更广泛的地区,推动制造业的现代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