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用例设计是软件质量保证的关键环节,它旨在通过精心设计的测试用例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和缺陷。本文主要介绍了等价类划分方法,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黑盒测试的策略。 等价类划分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将输入数据的可能域划分为若干个互不相交的子集,每个子集称为等价类。有效等价类包含符合规范说明的输入数据,这些数据能够验证程序的正确功能和性能。而无效等价类则是不符合规范或无意义的输入,它们用于检测程序能否处理异常或非法输入,从而提高软件的健壮性和可靠性。 在等价类划分过程中,遵循以下几个标准: 1. 完备测试:确保每个等价类都有代表性的测试用例。 2. 避免冗余:每个等价类只需选择一个代表性的测试用例,以减少不必要的测试工作。 3. 划分的等价类应互不相交且其并集等于整个输入域,确保测试覆盖全面。 4. 同一类中的数据通常导致相同的处理路径,因此选择一个测试用例即可。 等价类划分的具体方法包括: 1. 当输入有取值范围时,可划分为一个有效等价类(在范围内)和两个无效等价类(低于和高于范围)。 2. 输入是预设集合的情况,通常有一个有效等价类(集合内的值)和一个无效等价类(集合外的值)。 3. 对于布尔量输入,有真和假两个等价类。 4. 规定了输入数据的特定数量时,对应每个数值有独立的有效等价类,以及一个无效等价类。 5. 当存在输入规则时,可将符合规则的输入作为一个有效等价类,违反规则的不同方式构成多个无效等价类。 6. 若知道某些等价类内部处理方式不同,可以进一步细分子类。 设计测试用例时,首先创建等价类表,记录有效和无效等价类。接着,为每个等价类分配唯一编号,并按照以下原则设计测试用例: 1. 为每个等价类创建一个测试用例。 2. 连续设计新的测试用例,直至所有有效等价类都被覆盖。 3. 对于无效等价类,设计单独的测试用例,直到所有无效等价类都被覆盖。 实战演习部分以一个程序为例,该程序要求用户输入三个整数构成三角形,并判断其类型。根据输入条件(整数、三个数、非零、正数、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我们可以识别出多种等价类,并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来覆盖这些等价类,以确保程序能够正确处理各种情况,包括非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 等价类划分方法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方式来设计测试用例,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效率。通过合理划分等价类并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有效地找出软件中的潜在问题,提高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在实际工作中,测试人员应当灵活运用这种方法,结合其他测试技术,如边界值分析、因果图等,以达到最佳的测试效果。





剩余32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0
创作灵感
更多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前往需求广场,查看用户热搜最新资源


信息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