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合适的资源?快使用搜索试试~ 我知道了~
资源推荐
资源详情
资源评论































2023 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分析调查报告
2023 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分析调查报告(篇 1)
当前随着电子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大学生沉迷于网
络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种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社会、
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称之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给大学生
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下滑、身体健康的损害、道
德人格的缺失,更有甚者会因此引发犯罪。作为高等教育管
理工作者,我们应当对此引起高度的重视。加强网络思想政
治工作,加强对上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对大学生
教育和管理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
网络成瘾的规范定义是指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
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连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
社会心理功能损害。网络用户长期过度使用互连网,使网络
几乎成了现实社会的替代品,从而导致学习、工作和生活不
能正常进行,精神和情感的稳定性受到严重威胁。如果将他
们与网络隔离,他们会感到孤独或脾气暴躁,与沉溺赌博、
吸毒和贪食等无异。主要表现为网络游戏成瘾、网上聊天与
交际成瘾、网上收集信息成瘾等多种形式。其危害性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格发展障碍。上网成瘾的学生整日面对冷冰冰的
机器,无形中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网上你可以畅所
欲言,没人知道你的身份、真假,运用的表情、动作、乃至

触觉信息都是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感知的。大多数成瘾者在网
上是谈笑风生,幽默风趣,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不善言谈,
孤僻冷漠。成瘾者一上网,精神就表现出极度亢奋,而一旦
下网,则焦躁不安。久而久之不仅混淆虚拟与现实世界,忘
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责任感缺失,还形成封闭、孤立
的性格特征,不利于人际交往,从而造成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甚至退化。
2、身体健康损害。整天泡在网上对眼睛的损害是必然
的。据有关专家调查,网络成瘾的大学生眼疾发病率比一般
学生要高的多。特别是偏爱网络游戏的学生,因为游戏是闪
烁跳跃的,上下左右变化迅速。长时间盯着电脑屏幕并且还
要随着游戏的变化速度进行视觉调节,会引起眼球过度疲劳,
轻者引发近视,重者将引起视网膜脱落。同时经常操作键盘
和鼠标也会引发肌腱炎;而久坐电脑前不活动也会引起头晕、
呕吐、颈椎炎等症状。因为上网日常的生活规律被打破,饮
食不正常,体能下降,睡眠不足,生物钟失调,身体虚弱,
思维会出现混乱,更严重者甚至导致猝死和自杀。
3、学习成绩下滑。大学生上网成瘾的一个显著危害就
是影响学习。一个上网成瘾者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网络上,
试问哪还有精力去学习?没日没夜的上网,消耗了大量的体
力的同时,也造成学习兴趣和目标的丧失,上课睡觉,注意
力不集中,旷课、迟到、早退,乃至厌学。曾经媒体就报道
过一则新闻,说是一重点大学的学生由于沉迷网络游戏,最
终因所有功课不及格被校方劝退。我所带的学生中也不乏因

沉湎于网络致使学习成绩直线下滑的例子。
4、道德品质败坏。网络成瘾者最典型的行为就是爱撒
谎。因为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中,谁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说自己是谁就说自己是谁,没有人
会来核实你的身份和你所说的话。这么一来,导致学生的社
会责任感和诚信度降低。有的学生为了支付高额上网费,或
者购买网络游戏币,或是偷盗他人上网账号,最终因为道德
意识的丧失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网络成瘾包括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强迫信息收集
成瘾、游戏成瘾等。大多数专家学者都认为网络成瘾的原因
是多方面的。综合不同专家观点,笔者认为网络成瘾的原因
如下:
(一)个体因素
1.人格因素
已有的研究显示,网络成瘾者往往具有性格内向、不善
于社交、低自尊、敏感、形象不佳及喜欢标新立异、叛逆、
不喜欢遵守社会规范的人格特征。而人格作为一个人的整体
精神面貌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其社会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
终身过程。人格每一阶段社会化的进程都是以另一个阶段社
会化为基础的,如果这阶段社会化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则后
一阶段社会化将出现明显困难。有研究表明,有网瘾倾向的
大学生由于青少年时期父母不良教育方式、家庭变故、社会
不良风气及自卑心理等影响,在人格塑造中带来一定的负面

影响,出现了对现实环境社会交往的不满足,他们往往寄希
望于从其他环境中获得补偿,而网络虚拟空间的特点正好符
合这种要求。在与网络空间的互动过程中,这些大学生容易
在网络中形成新社会认知图式及社会角色定位,减少了现实
交往时间,不能适应现实生活。正是由于心理和社会需要产
生对网络的期待,需要得到满足和产生愉快的体验,导致了
不同的网络暴露模式。而个体的消极个性特点及某些生理特
征可能引发个体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恐惧和障碍。网络交流可
使人们不受外表和实际生活的约束,并可随心所欲地改变和
修订自己的品质和人格特点,促使一些人在网络的虚拟环境
中寻求理解和满足,不能自拔。
2.挫折心理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巨大变革时代,无论是学习、就
业、恋爱等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要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
具备良好的主客观条件,由于大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仍是客观
存在的,强中更有强者,那些自身能力相对较差、意志品质薄
弱的大学生容易在竞争中失败。
因此,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遭受挫折是随时可能遇到
的事情。受挫折后,由于个人调控能力不同,一些大学生可迅
速调整心态,继续向正确的方向努力;
而另一些转而求助于虚拟的网络空间,利用网络空间的
隐秘性,对自我进行加工美化,在网络中能较易地实现“新我”
的目标,获得成功,使受挫心理得到安慰。这种网络空间的游
刃有余和现实生活中的不断遭遇挫折,势必导致更多的重复

上网行为。
3.个体需要
当代大学生由于大多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教育方式及
家庭、社会过度关注等影响,导致生理与心理发育不平衡。
他们在生理上已是成人,但在心理上依然处于不成熟期。他
们自我意识及自主意识空前高涨,渴求安全、交流和社会支
持,而现实生活又无法得到一一满足,这种不平衡使大学生
们感到迷茫和痛苦,并不断寻求一种能自主控制的平衡。研
究表明,个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借助一定的媒介物来达
到自己的目的,其中网络就是既时髦又新颖的工具之一。
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还源于逃避压力、现实解脱及精神归
宿感的需求。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致使青少年长期生
活在考试的重压之下,导致厌学情绪,
从而在网络中逃避现实,特别是一些在家中和学校因成
绩较差等原因不被重视的孩子更容易在虚拟网络世界中寻
找自我为中心满足感;同时一些家庭关系不和谐及一些单亲
家庭的孩子则在网络当中寻求感情、精神的慰藉和归宿。
(二)环境因素
同辈群体因素。我们发现,过度使用网络,已在大学生中
显现出“小群体”的现象。往往集中在一个宿舍或一个小组。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具有
群体归属的需要;二是大学生具有被群体认同的需要。大学
生作为集体生活环境中的一个成员,不希望在群体中被孤立
起来受到众人的攻击或排挤。因此,他们会遵从群体的意愿,
剩余35页未读,继续阅读
资源评论


GeniusID
- 粉丝: 2
上传资源 快速赚钱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基于吠陀乘法的低功耗自适应滤波
- 移动设计jqueryweb八十五
- 网上游客服务中心-JAVA-基于SSM喀什网上游客服务中心系统设计与实现
- 网上游客服务中心-JAVA-基于SSM喀什网上游客服务中心系统设计与实现
- 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020级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报告项目-包含表达式和标准输入输出流程控制函数与程序结构编译预处理数组指针结构与联合文件操作等八个实验模块的完整代码与详.zip
- 网络安全新范式:从防御到韧性
- 移动设计jqueryweb八十六
- 点阵液晶字模图片提取软件(v2.1)
- 作业自动评估-JAVA-基于SSM作业自动评估系统设计与实现
- 作业自动评估-JAVA-基于SSM作业自动评估系统设计与实现
- 移动设计jqueryweb八十七
- 云环境恶意内部检测
- 自然语言处理实验报告(4个实验)
- 喀什美食订餐网-JAVA-基于SSM喀什美食订餐网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PPT)
- 喀什美食订餐网-JAVA-基于SSM喀什美食订餐网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PPT)
- 移动设计jqueryweb八十八
资源上传下载、课程学习等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建议,欢迎提出宝贵意见哦~我们会及时处理!
点击此处反馈



安全验证
文档复制为VIP权益,开通VIP直接复制
